為什么有些茶適合做紅茶,有些茶適合做綠茶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為什么有些茶適合做紅茶,有些茶適合做綠茶

有沒有好奇過,為什么有些地方適合做紅茶,有些地方適合做綠茶呢?決定茶葉口味的最大因素究竟是什么呢?葉種?氣候?還是工藝?知道了這些原因,學習茶葉知識就不再是雜亂無序的死記硬背,而是有理有據(jù)的了然于心。同學們,基本功啊基本功!

影響茶湯口感的物質

首先,茶湯的口感與三種物質有關---氨基酸、茶多酚、咖啡堿。

氨基酸讓茶鮮爽,茶多酚讓茶澀,咖啡堿讓茶苦。但茶多酚和咖啡堿經過其他工藝轉化后,就不再苦澀啦!

氨基酸可以帶給茶葉鮮爽感,是綠茶口感的基礎。

茶多酚是澀的,但可以在后期工藝中氧化,形成紅茶所需要的物質,形成醇厚的口感。

咖啡堿是苦的,但是很穩(wěn)定,不會發(fā)生轉化,可以與茶多酚氧化的物質結合,形成紅茶所需要的物質,形成醇厚的口感

簡單來說,氨基酸含量高的葉子適合做綠茶,茶多酚和咖啡堿含量高的葉子沒有制作優(yōu)良綠茶的基礎,只能用來制作紅茶!

決定氨基酸、茶多酚、咖啡堿高低的因素 

那么是什么因素在決定氨基酸,茶多酚,和咖啡堿的含量呢?

有兩個因素在直接決定:

1)茶樹品種:大葉種VS小葉種;

2)葉片嫩度:嫩葉VS老葉。

 茶樹發(fā)源于中國西南,之后逐步向沿海以及北方地區(qū)擴散。為了適應氣候在形態(tài)上有所改變,大致形成了越往北葉片越小的規(guī)律。葉片越小氨基酸含量越高,就越適合制作綠茶;葉片越大咖啡堿和茶多酚含量高,氨基酸含量低,沒有制作優(yōu)質綠茶的基礎,適合做紅茶。

  在同一個枝條上,從嫩葉到老葉,無論哪一種物質都是嫩葉的含量高。有些讀者可能會有疑惑:為什么老葉的茶多酚含量少,茶的口感還會是苦澀的呢?

 其實茶的口感不是單單由某種物質含量的高低決定,從嫩葉到老葉,雖然茶多酚的含量在減少,但是鮮爽的物質——氨基酸的減少速度更快,茶多酚的澀自然會被體現(xiàn)出來。

為什么北方多產綠茶南方多產紅茶

  中國的的產茶地區(qū)被劃分為江南,江北,華南,西南四個茶區(qū),文中的南北,是相對概念,一般來說,江北,江南偏北,西南,華南偏南。

  鮮葉適合做什么茶,一般由氨基酸與茶多酚的相對含量決定。氨基酸相對含量高的鮮葉適合做綠茶,相對含量低則適合做紅茶。

  根據(jù)上面三個影響氨基酸與茶多酚相對含量的因素可以得出:中小葉種、嫩葉、高緯度,氨基酸相對含量比較高,大葉種、老葉、低緯度,氨基酸相對含量比較低的結論,而北方處在低緯度,中小葉種茶樹較多,南方則是高緯度,以大葉種茶樹為主。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北方多產綠茶,南方多產紅茶。

  我們看看不同茶葉在四大茶區(qū)的分布就能看出來,江北、江南茶區(qū)大多出產不發(fā)酵和低發(fā)酵程度比較低的茶;西南、華南茶區(qū)大多出產全發(fā)酵和發(fā)酵程度比較深的茶。

來源網(wǎng)絡,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立即刪除!